恶衣恶食的成语故事

拼音è yī è shí
基本解释恶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
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里仁》:“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恶衣恶食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恶衣恶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止戈为武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非尔所知也。夫文,止戈为武。” |
皆大欢喜 | 《金刚经 应化非真分》:“闻佛所说,皆大欢喜,信受奉行。” |
白费心机 | 清·唐芸洲《七剑十三侠》第142回:“我只落得白费心机,徒然失身于人,也不能遂我之愿。” |
戒骄戒躁 | 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戒骄戒躁,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。” |
信及豚鱼 | 《周易 中孚》:“豚鱼吉。信及豚鱼也。” |
鉴影度形 |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02回:“这三人将篮子内物件,一齐摆出仔细瞧看,或者寸纸,或者只字,鉴影度形,一概俱无,又仍一件一件装入篮内。” |
说一不二 |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40回:“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还有个东闪西挪,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。” |
拭目以待 |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朝廷旧臣,山林隐士,无不拭目以待。” |
举贤任能 | 《礼记 大传》:“三曰举贤,四曰使能。” |
同心合力 | 《书·泰誓中》:“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 |